党建引领乡村蜕变海阳小村庄绘就乡村振兴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张相萍梅雪丽烟台报道
盛夏时节,海阳连绵的山丘郁郁葱葱。走进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上万亩荒山正脱胎换骨,展露新貌:从开山破土到打井修路,从苹果、玉米等果蔬粮食作物稳产丰收,到西梅、甘蔗等新品种的初尝试,再到鸡、羊、猪等畜牧品种高产畅销,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头日渐变身为“生态农场”,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丰景图呈现眼前。
如今栾家村发生的变化,正是烟台市海阳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栾家村工作队近年来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着眼于实现帮扶村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工作队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凝聚了乡村振兴合力,为实现“三农”现代化夯筑了党建统领发展的坚实基础。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华丽转身:“荒山野岭”渐成“丰收沃野”
见到发城镇栾家村返乡企业家栾银峰时,他正在地里查看玉米长势。他指着眼前的玉米地说,这里不仅实现了路能修到山顶,还保证了水肥一体化,还能控制玉米的甜度,可以说实现了科学种田、智慧种田。
栾家村位于海阳市发城镇,省道从村南经过,交通便利,一条河流自东向西从村中穿过,将栾家村分为南北两部分,村四周群山环抱,多为山坡地近乎撂荒,成为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就是这片“不好种”“没人要”的荒地,如今渐变成“丰收沃野”。变化要从年说起,当时栾家村为省定贫困村,海阳市委派驻村工作组帮扶脱贫致富,年10月省派烟台市海阳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带着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任务来到栾家村,并回引村在外能人栾银峰回村创业,当年投资余万元,包下2千多亩荒山,种了亩苹果、40亩甜玉米、27亩西梅、12亩恐龙蛋李子、4亩甘蔗。后来,又陆续扩大山坡地种植面积,养殖黑猪、香猪、跑山鸡和羊等。荒山头鲜活了起来,生态效益也凸显起来。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栾银峰告诉记者,肥沃的土地取决于肥料的滋养,养殖畜牧业可以产生天然的肥料,滋养土地,有利于果树农产品种植,从而互相循环形成了高效生态。就拿今年种植的甜玉米来说,在糖度测量时,平均含糖量高达18%,远超一般品种。
如今,山坡地里的农作物品种日渐丰富。栾家村生态农业项目已开发完成的亩山坡地中,低产田已变成稳产高产田,带动村里数十人就业。生态农场初见成效,而栾银峰也在谋划更美好的蓝图,将承包的荒山扩大到亩,计划在10年内将当地的荒山头全部改良成优质的丰收沃野,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蹚出新路:“无路可走”变成“开车直达”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过去常说,要想富,先修路。
在栾家村山坡地的半山腰处,挖掘机轰隆作响,在陡峭的山坡上一片繁忙的施工修路的景象。
据了解,为了实现栾家村乡村振兴,海阳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栾家村工作队先后多次争取扶持资金改建修缮村基础设施和机耕道路,以点连线、以线成面,保障群众出行畅通,让老百姓富起来、产业旺起来。
驻栾家村工作队队长刘建功告诉记者,要想将村里生态农业发展好,必须解决水源和交通的问题。为此,从年开始,多次组织专家对道路修缮和水利钻井进行帮扶指导。正如栾银峰所说,“包山最难的是没有上山的路,更没有水和电,为了修路用坏了2台挖掘机,为了打井多次失败,好在工作队邀请了水利方面的勘探专家几经周折才得以成功。”提起回村创业的艰辛历程,栾银峰感触颇深。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如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村里主要机耕路全部水泥硬化,开车可直达山顶,栾银峰承包荒山的三个山头均有电和水井,并设有蓄水池,可满足三分之二的农业灌溉水量,真正让“无路可走”变成了“开车直达”。
近年来,为实现全村硬化、美化、亮化,工作队组织村自筹部分资金进行户户通硬化工程,完成硬化街道多平方米;共完成护坡浆砌工程多米,沿河边道路硬化米,机耕路硬化路面多平方米,争取资金60余万元改造了村内电网,打造标准卫生室一处,新建村办公室和文化广场,自筹资金4万元,打了一眼深水井,新上了一处净水机,全村净化水取水点变成了2个,方便了村民取水。
一个个数字,来之不易;一件件工作,繁冗复杂。烟台市海阳市驻村工作队和栾家村工作队开展的这些工作,源于对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栾家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坚定初心。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提档升级:“传统农业”转型“网红生态农场”
在养殖场里,负责人于雪涛,奔波于46个鸡棚,管理1.5万只鸡。“现场鸡场规模越来越大,旺季缺少人手,村里一下子来了几十个人在果园和农场帮忙呢。”于雪涛笑着说。
“大家好,现在已经到瓜果飘香丰收的季节,在我背后就是猕猴桃树和40亩的水果甜玉米……”每天清晨或傍晚,抖音“开山女硕士”主播王丽都要来到栾家村山上的生态农场,打开抖音直播,跟全国网友分享栾家村的美食、美景。
依托生态农业,栾家村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里,新科技、新手段、新业态的出现,有效推动了栾家村生态农业的开发利用,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得以实现。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正如省派烟台市海阳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长冷广奎所说,近年来,为推动栾家村传统农业向新型生态农业转型,省、市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引导栾家村依托村内荒山地,解决村内劳动力就业,增加务工收入,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
同时,省派海阳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对海阳市各乡镇、特别是发城镇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先后跑遍了海阳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发城镇63个村庄,走街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找村干部谈话了解情况,掌握了各村党组织建设的第一手资料。针对重点村栾家村现有果树品种老化导致产出的苹果卖不上价钱、农民增收乏力的情况,工作队指导村进行老旧果园改造工作,今年春天已完成改造50亩,改造完成后将将极大提升果农收益。在对老旧果园进行改造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邀请果业专家到村为栾家村的果农们讲授苹果种植技术,并定期到田间地头对果农们进行技术指导。
海阳市发城镇栾家村生态农场
一花引来百花开,在海阳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栾家村工作队的努力下,以及返乡能人创业的带动下,栾家村无人问津的荒山头成为沃野良田,无路可走的山坡地开车可直达山顶,传统农业也提档升级为生态农场,实现了帮扶村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凝聚了乡村振兴合力,为实现“三农”现代化夯筑了党建统领发展的坚实基础。
观光体验世外桃源,领略美丽自然风光,品味浓郁乡土气息,海阳市栾家村已然成为生态农业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