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美食口味丰富具有药理作用,这是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贵州是最多药草,对中药医学贡献最多的地区。不仅如此,美食也是酸甜苦辣咸各种口味都有。并且他们的美食多半还叫不出名字,还带着一些药理作用,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给你介绍介绍。

一、先说说有药理作用的酸食文化

常言道:“没有油盐就没有贵的味道”,在黔东南一带,食盐匮乏,所以只能靠酸甜来调味。黔东中部气候湿润,多烟熏火燎,容易发生腹泻、痢疾等病症,而嗜酸食不仅能开胃,而且能消食止泻。因此,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酸罐:酸罐、醋罐、奄莱罐、腌鱼罐、腌肉罐。“酸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二、贵州菜肴还讲究蘸水

辣椒,蒜泥,姜末,葱花,香菜,花椒,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入。按制作方式不同,浸水可分为:一种是用糍粑辣椒浸水,香辣味浓;辣椒蘸酱--又干又香;把红辣椒和西红柿浸在水中,味道鲜美爽口。或者拌一些豆腐块、肉末;要不就加点桂皮、八角、薄荷、苦蒜什么的。所以,当你吃贵州菜时,千万别忘了尝一尝酱料。

黔东南的特产是:凯里的酸鱼汤、侗乡的腌鱼、湘菜、下司狗肉、香茅草烧鱼、重安江的酸汤鱼、侗家油茶、社米、从江香猪、三穗麻鸭、榕,还有那著名的牛瘪等。

三、说到牛瘪,这就得给大家隆重介绍介绍了

“百草汤”,也叫“牛瘪”,是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一道独特风味小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融水的“百草浓汤”,感受这道“民族名菜”的独特烹饪技术。

“冬天雪是最白的。最甜最甜的,莫过于糖蔗了。百草汤,最香最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百草汤煮法被列为国家一级非遗项目,今年十月六日被批准。

百草汤是苗族最受欢迎的一道菜,也是苗族人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每一次来客人,都要喝上一碗百草汤。在广西融水苗族村寨,几乎每家每户都要煮一碗,而且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四、再说说百草汤烹制技艺

“百草汤”是一道又一道的烹饪技术,它是将牛肉屠宰后,去除牛胃和肠子中的草溶性物质,过滤后备用。然后将牛、牛的肚、肝、肠切好,先用姜、酒、盐腌制,将滤过的液体与牛胆汁烧开后,加入牛肉、牛杂,按照比例加入山胡椒、茶蜡、紫苏、香菜、辣椒等调料,小火慢炖,即可食用。

从牛的胃中取出的半消化液,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牛瘪”,将牛胃和肠子中的汁液挤出来。

牛肉,牛叶,都是熬制“百草汤”的必备材料。以茶油,山赖,茶蜡,辣椒为主要辅料。

在制作的过程中,用料的选用,辅料的选用,以及刀工的选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食材都是从山上运来的,因为牛肉很硬,所以苗家会用小刀将牛肉切成小块,这样口感更好。

熬制出来的药汤色泽黄绿,肉质鲜嫩可口。初饮之时有些苦味,细品则有一股甜,苦中带甜。

炒好的牛肉,在汤汁中浸泡了一段时间,带着一股苦涩的香味,一碗浓郁的百草汤就做好了。

五、并且百草汤的药效也是非好

因为牛食百草,多为药材,而牛胆具有消炎的作用,所以它是一道让很多外国人无法接受的美味佳肴,其实它是一道卫生、科学、美味的佳肴。据说,百草汤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同时也是一种地方药材。牛食百草,所以食用牛胆也有消炎解毒的作用,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苗族始祖原居湖南以北洞庭湖附近,为逃避战争,举族南下,在融水的元宝山附近安家落户,以牛羊为主食。“百草”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民间美食,它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

现在,伴随着苗族文化旅游的复兴,这种独具民族风味的“百草汤”正日益为海内外旅游者和各族人民所喜爱。“百草汤”以“民族味道”体验民俗文化,让苗山非遗食品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既代表了融水的“非遗财产”,又代表了融水的地方特色小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8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