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点一下千亩菜园巧打理

把不起眼的田间废料“变废为宝”、利用农机物联网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建设智能化全生态立体猪舍……近年来,南充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农业,推动农业种植养殖现代化、智能化,助力乡村振兴。如今,“智慧农业”已成为南充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生态种植蘑菇畅销东南亚“在生产过程中,把稻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作为菌类的肥料和烘干燃料,用完的废渣回到田地施肥,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大大减少了燃烧农作物秸秆带来的污染。”8月22日,在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杏鲍菇包装采收线,公司总经理尹相力向记者介绍。这家专门生产有机食用菌类的食品加工企业将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实现了生产智能化、生态化。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无公害食用菌工厂标准化生产模式,利用程控恒温技术,实现原材料优选、高温灭菌、菌丝培养、包装保鲜等十大流程自动化生产,菌类生长由电脑全程控制和记录,做到了生产全过程绿色环保。目前,企业已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食用菌研发生产企业,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公司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先后在菌类优选优育、仿生态自然栽培、无害化生产等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培育出白色金针菇、白玉菇、杏鲍菇等特色品种,研发出无公害食用菌工厂标准化生产模式。目前,公司已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拥有11项专利。“我们每天生产的食用菌产量近吨,不仅畅销西南、西北等国内市场,还远销东南亚,年产值1.5亿元。”尹相力介绍,企业在壮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解决了多名当地农民就近务工。“我家就住在多扶镇上,离园区非常近。”公司员工杨力清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外地企业务工积累了经验,回到家乡来到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安心工作挣钱,又能照顾家人,日子越过越幸福。链接西充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是南充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推行“三带三严”经营模式,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余亩,培育星河科技等食用菌龙头企业2家、专合社4家,带动0余户农户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高效养殖“楼房式”养猪更节能8月23日,记者来到嘉陵区大通镇大沟头村,一栋崭新的高层建筑矗立在山丘之中,被大片茂密树林簇拥着,这座7层现代化全封闭猪舍是由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余式猪场5.0楼房式猪舍”,已申请国家专利57项。“利用智慧化、智能化系统养猪,不仅能省时省力,还能为猪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帮助其避免疫病,实现高效养殖。”公司负责人余平介绍,智能化系统养猪相较于传统生猪养殖场优势明显,“楼房式”养猪更加环保,还能节省更多土地和人力成本。在环保方面,该猪舍达到“三无”,即无污水,自动机械清粪及尿泡粪+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无臭气,对猪舍排放的气体全部进行消毒除臭处理;无蚊蝇,猪场内相通相连的口洞全部加防护蚊蝇网,猪场内的废弃物通过异位发酵床处理,变废为宝,日清日结。在资源利用上,“楼房式”种猪场占地2.2万平方米,比同量的传统平层猪场节约土地60%以上;“楼房式”种猪场固定资产投资约1亿元,比同量的传统平层猪场节约投资30%;“楼房式”种猪场全程封闭式隔热保温,全自然采光,全自然通风,比同量的传统平层猪场可降低能源消耗30%。“节约人工成本也是楼房养猪的另一大优势。”余平告诉记者,这栋楼房猪场已实现智能化控制,猪舍内部全部采用“自动化”“数字化”养殖设施设备,能够有效控制猪舍内的温度、湿度,饲养管理全程“自动化”。除去配种、疫苗注射等必须人工操作的环节,比同量的传统平层猪场可减少用工20%。“谁说养猪脏乱差,那都是过去式了!”有10余年养猪经验的技术员张巧不禁感叹,在这座现代化的养猪场,养猪从一件苦差事,变得轻松又智能。链接南充是全省生猪养殖大市,生猪养殖总量居全省第一,拥有温氏、大北农、新希望、蓝润、东方希望、德康等生猪龙头企业。年出栏生猪.74万头,猪业经济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近30%。科技支撑农业生产智能化实现智能化控温、控湿、控肥,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生产和消费端连接在一起,这样的“智慧农业”你知道吗?8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充县义兴镇店子山村的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在有田有家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智慧农业总控制中心、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农业物联网工程等令人耳目一新,蔬菜大棚里的农作物生机勃勃。园区负责人谭嵩告诉记者,当天晚上11时,这批货将抵达重庆的直营店,次日便能上重庆市民的餐桌。“大棚里种植的都是有机蔬菜,它们对生长环境特别挑剔,需要优良的土壤、水源、空气、肥料等。”谭嵩介绍,大棚内的在线监测设施和土壤传感器,能够全天24小时自动监测园区温度、空气质量、水质、风向,以及土壤的PH值、湿度、含水率等数据,何时施肥、施多少肥,都由电脑计算。“依托物联网技术,只要设定好适合蔬菜、瓜果生长的环境指标,即使远在北京、上海,也可以借助手机对整个园区进行远程操控,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确保有机蔬菜品质。”谭嵩表示,科学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农业生产智能化,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节约了生产成本。有田有家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是我市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我市通过强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引进来自科研单位、高校科技人员入园开展科研示范和科技创新工作。园区围绕“园区变景区、农庄变山庄、产品变礼品”思路,实施园区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工程,建成农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农业景区、乡村旅游核心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链接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位于西充县凤鸣镇和义兴镇,总面积亩,主要围绕“三心、五园、一带”开展建设,已建成“四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1.5万亩,综合农机化率85%以上。故事汇玩转“互联网”的新农人8月22日,记者来到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在有田有家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只见蔬菜大棚一字排开,大棚内各种蔬菜瓜果长势正旺,蔬果的藤蔓间分布着自动施肥机、净水机、在线监测设施和土壤传感器等设备,农作物的各种信息通过传感器收集后,被一览无余地显示在园区总控制室的显示屏上。“24小时自动监测,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把蔬菜大棚管起来。”园区负责人谭嵩说。今年52岁的谭嵩在重庆、浙江等地餐饮界摸爬滚打多年,年回到西充,投资0万元,流转土地余亩,一个集种植、养殖、体验、观光旅游及农业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在西充县义兴镇店子山村发展壮大。目前园区有粮油基地亩、饲料基地亩、有机蔬果种植基地亩、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亩、有机香猪养殖园区40亩、小家禽养殖园区20亩。谭嵩还探索出“互联网+”销售模式,一家西充有机农产品体验展示中心在重庆应运而生,中心推行会员制,入会会员可享受免费配送到家、保姆厨艺培训等服务。“会员在网上下单,蔬菜直接配送到家。目前,重庆展示中心的VIP会员已达多个,手机商城的注册用户达0余个。”为了让会员放心消费,谭嵩在有机农业园的大棚、加工车间以及每道生产环节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消费者打开网页,蔬菜生产所有环节一目了然。南充晚报记者祝真珍/文余中华/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9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