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贫就用教育治技贫就用培训治贵州交职
龙务老,是从江县污规村里一名83岁的孤寡老人。穷惯了的龙务老,从未想过,五年后,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0位老师的大力帮扶下,搬进了新房,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在学院开展脱贫攻坚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时,龙务老紧紧握住学院党委书记张静的手,用苗语说了这句话。
龙务老紧紧握住张静的手
年起,贵州交通职院通过“四诊法”精准帮扶、驻村干部帮扶、开设“精准扶贫从江班”等方式,推动从江县脱贫攻坚迈入提质升级快车道。五年来,从江县污规村、别通村以及从开村三个村共户人实现脱贫。
望闻观切,“四诊法”战贫困。年,交通职院新增从开村为帮扶点。为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学院立即成立“脱贫攻坚”专班,深入基层,采用了望、闻、观、切“四诊法”,积极为村民找出致贫原因,找对扶贫方法,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入户走访了解村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智贫就用教育治,技贫就用培训治,志贫就用绣坊扶。别通村驻村第一书记鲁熙,用指尖记录民情,一年就用光了整整4个厚厚的笔记本;在学院支持下,污规村第一书记程序,驻村发展起了“绣娘经济”,通过“绣娘+书屋”模式,带动了合作社34余名绣娘增收,“妈妈美绣娘,娃娃读书郎”成为佳话;6月,从开村遭遇暴雨侵袭,多处路段发生山体滑坡和道路塌方,驻村干部赵林林与村干部冒雨,及时疏散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户。
学院专业老师对从开村绣娘进行培训
产业扶贫,驻村干部诺千金。“从江香猪”因瘦肉厚、纤维细、脂肪颗粒小、香味浓郁而闻名。年以来,为鼓励从江村民养殖生猪的积极性,学院大力开展“泉涌工程”,采取“订单采购”“校农结合”等方式,采购污规村、别通村两地村民养殖的香猪。
“我们和你签订收购合同,订单养殖,你养多少我们就收多少。”在学院驻村干部的承诺下,别通村贫困户梁正规在香猪养殖订单上签了字。年,梁正规养殖的10头香猪全部被学院食堂收购,卖出了1.5万余元,当年实现了脱贫。如今,看到前景的梁正规,还在别通村成立了香猪养殖合作社。
反哺家乡,教育扶贫燃希望。7月,交通职院物流工程系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专业学生韦书林,结束了大学生活,选择回到从江,在从江扶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顶岗实习。韦书林说:“工作很累,但很高兴。因为我不仅能在公司里学习,还能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在别通村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教育扶贫切断贫穷“代际传递”。近年来,交通职院大力开展“扶智工程”,组织实施了“学费减免工程”“3个优厚工程”等一系列教育扶贫工作。年起,交通职院还与从江县对接,开办精准扶贫“从江班”,以长安福特、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企业为支撑,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实现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给从开村捐赠书桌
目前,级“从江班”学生均已开始顶岗实习,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7.96%,就业起薪元,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年以来,学院组织开展“一组一品”特色文化扶贫项目建设,已在污规村、别通村、从开村建成农家书屋6个、刺绣坊2个、建筑技能站1个,投放党建宣传、农业技术、儿童读物等类型多样的书籍余册,不断满足村民群众阅读需求。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赖盈盈
编辑唐嘉阳
编审范觉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