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真
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真心实意帮扶剑河谋划脱贫方略、破解攻坚难题,真金白银帮扶剑河补齐贫困短板、筑牢脱贫根基,真抓实干帮扶剑河推进精准扶贫、壮大发展动能。年以来,三家单位以84项帮扶措施,为剑河县高质量脱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关键支撑和重要保证。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剑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提前一年脱贫摘帽,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收官。
实施新农村建设后的剑河县革东镇屯州村一角。
自年起,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剑河县。各级领导同志多次亲临剑河调研指导,累计调研指导39批次、人次,并为该县争取和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年以来,中央财办帮扶剑河协调落实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民生扶贫重大政策资金10.37亿元;年,国务院批准将剑河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全县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护林员,每人每年现金补助1万元,实现就地就业脱贫;财政部将剑河县纳入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性支持范围,安排中央财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项资金万元,支持剑河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省交易实现收入3亿元、省财政统筹安排剑河县万元,推动国家和省级金融机构政策性融资贷款16.28亿元。
加大投入补齐发展短板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充分发挥行业和部门优势,结合剑河县脱贫攻坚迫切需求,紧盯剑河县农业农村工作短板,围绕产业扶贫、高标准农田建设、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素质农民培训、长江中上游禁捕等“三农”领域重大任务,精准施策,靶向投入,助力剑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近三年,农业农村部直接投入剑河无偿帮扶资金2亿元,协调引进社会帮扶资金1.6亿元,撬动省州增量扶贫资金3亿多元。
产业扶贫是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积极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导剑河县编制食用菌产业规划、“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专项规划。农业农村部派出的挂职干部,牢牢扭住产业扶贫牛鼻子,助力剑河加快发展食用菌扶贫主导产业。
剑河县“一县一业”食用菌种植基地。
帮扶期间,帮助剑河培训农技人员和基层干部多人次、高素质农民多人次;为剑河组建国家农业科技服务团和农业产业顾问团,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与县政府及本地企业共同挂牌成立贵州剑河食用菌研究院;农业农村部科教司、中国农科院将剑河县纳入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十四五”科技示范创建县,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研究员领衔的近百位产业体系专家,多次到县开展帮扶,为食用菌、中药材、畜禽养殖产业把脉问诊,指导传授先进技术,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农户整理采收好的黑皮鸡枞菌。
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与东西协作杭州市共同支持下,—年建成了年产能1.2亿菌棒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和6个恒温恒湿智能化设施栽培基地,以及覆盖全部乡镇的13个食用菌示范种植区;年新增年产能万菌棒的生产企业,基本建成占地万亩、以山地林下栽种食用菌为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三年来,剑河县统筹整合各渠道近7亿元扶贫资金,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两园八基地十三区”食用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具备年产1.6亿菌棒的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供应能力,已实现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在县内闭环,上中下游总产值可达10亿元。
剑河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裂变式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通过产业+就业,直接带动个以上贫困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同步小康;通过易地搬迁小区食用菌扶贫就业站,有效解决多个搬迁家庭在家门口就业;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三变改革”,食用菌产业可为个村每年分红5—10万元。
持续畅通产销衔接
年,中央财办协调商务部将剑河县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国务院扶贫办将剑河县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京东电商扶贫试点县之一,帮助剑河县架设“空中农贸市场”,推动农产品出山进城;指导推行“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引进浙江电商企业与县内合作社联合包装上市特色农产品65种,带动就业余人。
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年以来,剑河县每年组织本地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连续参加贫困地区农产品展销推介专场活动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绿色食品博览会、亚太地区水产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剑河钩藤、“小香鸡”“小香猪”、食用菌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影响力迅速提升,现场销售剑河农产品多万元,与各省经销商达成采购意向近2亿元。
近年来,通过融入“互联网+农业”,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借助国家扶贫商城、中国农业银行网上扶贫商城、京东扶贫商城等网络电商平台,参加部系统消费扶贫、东西协作杭州市定点采购、省校农结合等产销对接活动,剑河特色农产品累计销售近多万元。年新冠疫情冲击食用菌销售,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滞销卖难热线帮助下,各地经销商纷纷与剑河企业联系,助力销售0多万元菌菇产品。
此外,为帮扶剑河加速培育农业品牌,提升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年以来,农村农业部计划财务司、市场信息化司、乡村产业发展司、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产品市场协会等单位,充分考虑剑河实际,通过搭建绿色通道,协调地方支持,岑松镇获批农业产业强镇、清江村(剑河白香猪)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两家企业获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授予剑白香猪、剑河稻花鲤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剑河小香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批准4个品种6个类别食用菌产品使用“中国绿色食品”标志,实现剑河“绿色食品”零的突破。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实施,剑河优质特色农产品快速实现从数量规模到品牌质量的提档升级,为纵深推进品牌强农、质量兴农奠定良好基础。
破解交通瓶颈制约
剑河县南明镇通村公路路段。
年,在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协调和交通运输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由州级实施调整为省级实施,为州县减少20多亿元资本金筹措压力。省交通运输厅年提前下达剑河县“组组通”公路建设项目,安排县内过境公路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农村公路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总投资1.6亿元,帮助剑河县有力破解了交通领域重大瓶颈制约,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底气与实力。
聚力推动社会扶贫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社会帮扶工作,在中央财办协调下,年浙江永利集团、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分别捐资万元、万元,设立“中财永利园丁奖”“人保高中奖学助学基金”,每年奖励名优秀教师,资助高中阶段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资助万元支持剑河乡村幼儿园建设,解决边远村寨留守儿童入园难问题;云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县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捐赠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华润集团捐资1.2亿元,在剑河县寨章村援建华润希望小镇,打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社会帮扶工作,引导部系统、华润集团、中国扶贫基金会及剑河相关企业等,向剑河县捐赠图书资料、学习用品、农用物资、办公用具、爱心款物等累计多万元,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巩固。
来源:剑河县乡村振兴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