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户今日脱贫率众走富路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xwdt/150707/4651571.html

何文先的养牛场。

何文先在养猪场。

瑶洞,让人一听就产生美丽神秘而又通远闭塞的感觉。大和圩乡瑶洞村坐落在耒阳市西北,隔舂陵江与常宁市.衡南县群山相对,依山与其他村接壤.典型紫色页岩地貌,道路难行,交通闭塞,何先文就生活在丘陵群山中。何先文因学致贫,在工作队的帮扶下,靠自身的努力,通过转移就业与发展产业,不仅自己脱贫,脱贫不忘乡亲,还自愿帮扶,带动16户贫困户共同增收,促进脱贫。

何文先,年6月10出生,从出生到结婚生子几乎没有走出过山冲,随着一儿一女相继出生、上学,加重家庭负担.造成家庭困难.经评议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何文先背上行囊第一次离开家人赴广东打工。为实现年脱贫的愿望,何文先打工酎苦吃劳,省吃俭用,把工资积攒,年顺利脱贫。脱贫后的何文先回到家乡在交通相对瑶洞较为方便的雅江圩购买了一套小面积房屋,方便小孩读书。

脱贫不脱政策,瑶洞工作队没因何文先脱贫就放松对他的帮扶年扶持何文先发展产业,何文先选择了养殖肉牛与香猪,何文先勤劳爱做.任劳任怨,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肉牛与香猪养殖取得成功,当年获利上万元。从最初的摸索学习养殖,逐渐掌握养殖方法与繁育技术,逐步发展规模,到年初,何文先已养殖肉牛40多头.香猪80多头。

何文先自己脱贫,逐步走上富裕路,但看到身边曾经一起劳作的村民仍是困苦交集,心情一直难以平复,总认为自己依靠党和政府,依靠工作队的帮扶,脱离苦海.逐步致富,能有什么平台让自己也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为扶贫事业做点什么?

有心人总有契机,年,在工作队与村委会的指导下,何文先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养殖场.参照合作社管理摸式,吸納瑶洞村10组刘运生、5組李主英、刘功武等16户贫困户挂靠入股,每元计一股,按每年12%的比率分红。遇牛、猪出栏、繁育下仔等忙活时段,又算临时雇请,工价每天元,每年每人能做30个工以上,基本上能让每户1-2名贫困人口年收入超过贫困线。同时,何文先长期雇请邻组单户弱智贫困户何焦子做一些看守院门打扫卫生的杂事,包吃住,每年付工资元,为何焦子年脱贫奠定了基础。

何文先,一个平凡又朴素的农民,一个曾经也靠帮扶过日子的贫困户,但他身贫志不贫,通过产业发展,特色养殖,如今,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何焦子及其他1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共走脱贫路。(作者系耒阳市大和圩乡党委书记阳洪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