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凯里美食
位于贵州东部的凯里,又被称为“苗岭明珠”,是一座环境优美的滨江城市。
话说很久以前是没有“凯里”这个地名的。由于当时少数民族同胞经常反抗剥削和压迫,官府就要向朝廷报告。可是没有地名,怎么办?就问当地的苗族。由于木佬人(今仫佬族)称为“kal”(音译为“凯”),而其首领姓黎,苗族就叫“凯黎”。
官府记事时就把人名记为地名“凯黎”。因此,史书上第一次把今湾溪一带称为“凯黎”。以后逐步演变成了“凯离”,最后称为“凯里”(“凯里”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洪武五年())。
凯里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美丽的山水,丰富的食材,多民族文化的汇集,使凯里成为黔东南美食汇聚的中心。凯里美食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偏好酸味,无论是天下闻名的酸汤鱼还是酸汤系列的各种菜系,都是酸字当头。
西南地区都吃得辣,但贵州人则好酸辣(糟辣)。所以黔菜除了辣之外的另一类特色就是酸。尤其是黔东南凯里地区,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说法。
鸡稀饭
苗族的一个习俗。有客人来时,将鸡的内脏取出后洗净,放入锅中,撒入适量大米,待米煮成粥状,把鸡捞出,再将鸡血及其内脏入锅煮熟。这种稀饭,味鲜可口,营养丰富。
酸汤菜
酸汤菜是用适量酸汤与青菜、莲花白、瓜豆等合煮而成。如放少许精米煮,配以大蒜、木姜子等佐料,味道更佳。这道看起来清汤寡水、其貌不扬的菜,但在凯里的每顿饭桌上,是必不可少的佳肴。
荷叶捆鸡
荷叶捆鸡是侗族一大特色菜肴。其制作方法是将拔毛洗净后的仔鸡去掉内脏,将佐料放入鸡肚内,用荷叶包好捆好在炭火中慢慢烧烤。烧熟后的鸡肉满屋飘香,味美无比。
土碗肉末粉
土碗肉末粉的汤由十三种中草药调汤,肉末是来自黔东南黑毛猪的猪肉制成,还有特色的水果牛肉,你可以任意组成双哨粉,可以说是凯里最有特色的肉末粉。
烤香猪
烤香猪是侗族菜系中的重要菜肴,其制作方法为:将刮毛洗净去除内脏后的整猪(一般为5~10公斤,饲养至少需3至5个月),在其表面涂刷香佐料后在炭火中慢慢烧烤,直到烤熟。食用时用手掰开撕成细块。其味既鲜美又麻辣,过后回味无穷……
凯里酸汤砂锅粉
酸汤砂锅粉酸爽开胃,纯正鲜美的酸汤,细嫩软糯的粉丝,葱香肉丸、鹌鹑蛋、香菜、火腿肠片、猪肝、莲花白,再来一小碗辣椒蘸水,怎么吃都觉得不够。当地人甚至常用砂锅粉来替代正餐。
酸汤
酸汤在凯里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在凯里,随便找一个小酒楼,就能喝上正宗的酸汤。坐在临窗的位置,窗外空气清新,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店内芦笙阵阵,悠扬的情歌以及热气腾腾的酸汤火锅……一碗碗的酸汤,一声声的芦笙曲;苗家姑娘小伙一首首的情歌和一张张绽开的笑脸上,写满幸福与富足。
来到凯里,在经历了一系列酸汤菜肴(酸汤鸡、酸汤羊肉、酸汤牛杂、酸汤鱼、酸汤猪脚……)的洗礼后,在大呼酸爽的同时,还会让人不断回味这里的酸汤,并从此在心中占据特殊的位置。
凯里除了酸食美味,这里的苗族村寨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它们依山傍水,建筑多是一种通风良好的木楼,风格独特,称为“吊脚楼”。
吊脚楼讲究风水朝向,一般是四排三间为一幢,除正屋外,还有一两个偏厦,用柱子支撑起来,一排有九根木柱,每幢木楼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的功能不同,相互之间有楼梯相连,并且在二层还有悬空的走廊,安装有独特靠椅,因为姑娘们常在这里刺绣,又被称为“美人靠”,非常独特。除此之外,凯里还有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和世界上最大的苗寨,景观文化可谓是精彩纷呈!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