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山区找水记
“半夜出门山过山,拐了一弯又一弯,鸡叫掌灯找到水,进门太阳快落山。”这是一首流传在广西大石山区的古老民谣,诉说着当地群众世代找水取水的艰辛。
广西大石山区覆盖6市30个县(市、区),这里群峰层叠,岩石裸露。独特的岩溶地貌使部分地区地表滴水难存。千百年来,当地群众世代看天喝水,“吃水难、水难吃、水贵如油”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广西大石山区党委政府带领群众与水抗争,从“没水喝”到“不愁喝”再到喝上“放心水”,千年“水愁”一去不复返。
大石山区“滴水贵如油”
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飘出沁人清香。“我们山里的水泡的茶好喝着咧。”隆金英打开水龙头,又烧了一壶水,热情地招呼客人品茶。
隆金英所在的孔民村上买屯位于天等县驮堪乡,水曾经是她的噩梦。“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门挑水,去晚了就得排队。”隆金英说,每天要挑5担水,上下累计级台阶。阶梯湿滑,一次挑水时差点掉下深潭,让她心有余悸。
十几年前嫁到隆安县都结乡陇选村的广东媳妇冯云娥同样深有感触。按照当地规矩,新媳妇进门头几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挑水。“挑水的小道弯弯绕绕,一次遇上下雨路滑,我不小心摔倒了,一担水都洒了,一个人坐在山路上哭了好久。”冯云娥说,挑水的艰辛不止一次让她这个外来媳妇产生离开的念头。
“天晴三日禾干枯,大雨一日成汪洋。”对居住在大石山区的群众而言,每天一睁眼,就要为水而愁。水缸和扁担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物件。
在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陇合村陇南屯,村民岑加天看着丝瓜藤下的两个石头片建造的水缸不胜唏嘘。“我出生时它们就在这里了,祖辈们就靠这个存水。”他说,记事起他每日天没亮就去挑水,一挑就是30多年。“缸没满,我们是没有心思出去劳作的。”
缺水是许多大石山区群众萦绕不去的记忆,每一滴水大家都格外珍惜。在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江团村,78岁的村民蒙桂荣回忆:一次叔叔背水快到家门口了,结果脚下一滑水全洒了,他把怨气撒到鞋子上,于是用砍刀将鞋子剁得稀烂。“一盆水,洗菜之后再洗脚。即便如此,这盆水仍舍不得倒掉,过滤后要攒起来喂猪。”蒙桂荣说,这样“一水多用”的日子,很多人过了一辈子。
水,承载着大石山区群众生存的希望,也关系着村屯的兴旺。20世纪80年代,隆安县南圩镇銮正村内銮屯有一口泉眼,是全村5个屯唯一的水源点。内銮屯的村民讲起这件事眉飞色舞,无比自豪。为了取水,当时附近村屯的女孩子一大早都要过来挑水,内銮屯的年轻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少有打光棍的。驻村第一书记田轶说,这口泉眼记录了一个石漠化山村的吃水历史。
向“水”而战:告别“望天水”喝上“放心水”
地处桂西北的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是一个“魔鬼偷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和土”的极贫角落。生活在这里的瑶族同胞世代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抗争。
初冬时节,七百弄的群山一片苍翠。“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看着山坡上大大小小的圆形水柜,67岁的蒙桂宽感叹道,修建水柜和水柜加盖都有政府补贴,以前用背篓背水一趟要4个小时,现在接一桶水只需1分钟。
从徒步挑水到凿石蓄水,从修建水柜到提升水质,从工程性缺水到“哗哗”的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石山区各地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向“水”而战,努力让群众告别“望天水”,用上“放心水”。
在艰苦的环境下,大化县干群立下愚公移山志,誓与水做斗争。年,大化县建成集中供水工程处、家庭水柜座,工程受益人口6.6万余人。
艰苦卓绝的努力让大石山区发生了巨变。隆安县将面临吃水难的18个村划分成5个区域,通过跨区域集中连片供水让3万多人彻底告别“看天吃水”。为在高山上建设加压站,原本在平地上只需4个人抬的钢管,需要11个人才能抬上山。如今,一条条水管在崇山峻岭间蜿蜒。
年,岑加天的家乡建设了水厂。当地党委政府将附近水库作为水源,经过6级加压和一体化净水设备净化消毒,解决近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现在,在水厂工作的岑加天经常沿山路检查管网、维护设备,从吃水“困难户”变为用水保障者。
在巴马县东山乡,住在山上的瑶族群众曾经每天眼巴巴望着红水河却吃不到水。经反复调研,年当地耗时4个月建水厂、铺水管、装设备,开展了一场“水往高处流”的抗争。
“进场施工之初,所有工程用水和人员饮水都从外地拉来。”东山供水厂项目副经理朱孝克说,最高位水池和水源地的高度差为米,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努力缩短工期。年底,河水经过消毒后“流上”陡峭的东山,当地群众千百年来的“水梦”终于实现。
潺潺流水,承载着大石山区干部群众同艰苦环境做斗争的不懈努力。为保障村民用水安全,当地积极开展净水设施改造和消毒设备配套等工作。东山乡水利站站长罗华介绍,年乡政府共为贫困户安装台净水器。“有了净水器,水没有了异味,饮水越来越放心。”村民兰日文说。
一汪清水盘活一方经济
一汪清水不仅保障了人们生活,更为脱贫攻坚提供充足动力。
不再为水发愁后,人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思路也跟着活起来。千山万弄间,“解渴”的土地上特色养殖业渐成规模。
“以前牲畜不敢多养,担心与人争水,村民增收渠道单一,只能靠外出务工。”巴马县西山乡卡才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程华说,山旮旯里建起了巴马香猪养殖小区,牛、羊、鸡等特色养殖覆盖所有村民。隆安县陇选村的村民以前不敢从事规模养殖,现在贫困户胆子“大”起来了,1户贫困户养殖的肉鸽存栏羽,26户贫困户家里养猪超过10头,其中6户养猪超过30头。年陇选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巴马县东山乡江团村党支部书记韦介英回忆起以前的日子直摇头:一些村民尝试养羊,傍晚上山清点数量时发现五六十只羊渴死在山上,这给希望改变现状的村民留下了心理阴影。“没有了后顾之忧,所有贫困户都敢放心养羊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汩汩清泉流,孕育新希望。在七百弄乡,有了家庭水柜和产业水柜,扶贫产业项目在山区遍地开花。现在全乡有50多个扶贫养殖场,禽畜养殖数量逐步增加,村民对脱贫增收有了信心与希望。
解决了用水之忧,种植业发展如火如荼。车行山路上,只见江团村一个个洼地里长满桑树。在村里的种桑养蚕基地,32岁的蒙应求蹲在蚕房里整理桑叶。“以前苦于缺水,桑树种不活,不得不放弃想法去广东打工。”蒙应求说,他去年返乡流转70多亩土地种植桑树,今年收入预计超过10万元。
追梦正当时,“万弄”展新姿。在东山乡,千亩中草药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从无到有,核桃、杂粮杂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曾经,大石山区许多年轻人因为缺水而离开家乡,如今一批批年轻人带着技术返乡创业,一批山里“土货”打响品牌。
在七百弄乡弄雄村的一个山弄里,鸡叫声此起彼伏。这里的2个养殖场存栏种鸡只、肉鸡1万多只。4年前,32岁的蓝燕军和4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返乡养鸡,没想到冒险之举成就了一番事业。
目前,蓝燕军发起成立的大化七百弄康利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多户农户养鸡,其中90%是贫困户。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的背后,是山坡上5个产业水柜的鼎力保障。
从不敢规模养殖到家家户户参与,从“藏在深山无人知”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七百弄鸡让越来越多山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没有水,七百弄鸡永远没有机会‘飞’出大山。”蓝燕军言语中满是感慨。
文字记者:覃星星、林凡诗、黄庆刚
新媒体编辑:牧小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991.html